考诸地方志及其他史料可以发现,“香蕈”之名在元代就已出现,此后一直到民国时期都有使用。明清民国时期,随着香菇栽培的发展,“香菰”作为“香蕈”的俗称被广为使用。词语“香菇”“香菰”均出现在清民国时期的典籍中,二者意义读音相同,通常认为是“香蕈”的俗称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随着汉字使用的规范化,“香菰”这一写法被“香菇”取代。“香菇”一词的出现和普及,不仅反映出菇民栽培香菇区域的拓展,也是特指人工栽培的特性,以区别于非人工的天然菌类。对“香菇”异名的讨论可以为大型字典、词典更准确解释“香菇”释义提供参考。